編者按 教師,既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繼承者和傳播者,又是學生智力的開發者和個性的塑造者,享有「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美譽。為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各國賦予教師以特殊的社會地位,並從立法角度規定了教師相關的權益,從各國的實踐看,教師權益主要包括資格權益、學習權益、報酬權益和養老權益等。
資格權益。
教師的資格權益由教師的准入條件、准入程序和政治地位等多種因素構成。
准入條件。根據《俄羅斯聯邦教育法》規定,只有具備相應學歷的人員才可以從事教育工作;凡是被法院判決禁止或根據醫學標準禁止從教的人員、有犯罪前科的人員,都不得進入教師隊伍。
在美國,獲得教師資格要經歷師範生、實習教師、見習教師、職業教師和專業教師五個階段。在德國,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必須經過多項程序:在教育學院學習三年規定課程;參加國家統一考試;任一年的實習教師;參加第二次國家統一考試;作為候補教師任用。
編制特點。美國政府與教師是一種特殊的法律關係,即合同關係,也稱契約關係,所以,美國教師被稱為僱傭公務員,教師的「合同書」依照相關法律制定,具有法律效力。
英國法律規定教師屬於地方僱傭公務員。
在日本,根據《日本教育公務員特例法》規定,凡是國立學校的教師皆為國家公務員,屬於地方公立學校的教師則為地方公務員。
在韓國,依據《韓國教育公務員法》,公立中小學教師、正副校長為教育公務員,一般教師為公務員。
在俄羅斯,教師以「教育工作者」名義單獨列為國家工作人員編制序列。
學習權益。
由於教師具有教書育人的特殊作用,因此,各國對教師提出了終身學習的嚴格要求。
創造繼續學習的條件。在法國,一位未來的教師經過普通大學三年學習獲得學位之後,還要繼續接受教師教育大學兩年的學習,在這五年中,第三年就可領取國家津貼。
德國2001年頒布的《教師論壇建議書》,對教師專業素質的提高提出了多項建議。
法國在20世紀90年代就提出了教師能力的參考標準,要求建立教師培訓大學以作為各級教師培訓的基地。
俄羅斯發布的《俄羅斯2001年至2010年連續教師教育體系發展綱要》,要求保證連續教師教育體系在國家和社會內優先發展,修訂完善教師教育領域裡的法規。
形成多種培訓模式。從目前各國的情況看,教師主要有三種培訓模式:一是集中培訓模式。日本規定新教師上崗前必須集中進修一年。二是學位提升模式。美國規定,只有那些獲得教育碩士學位的人,才能獲得專業教師證書,而只有那些教學成績卓著並獲得了博士學位的教師,才能獲得終身專業教師的證書,學位還沒有達到應有標準的,要在政府和學校的幫助下讀取學位。三是職前職後一體化教育模式。在英國,師資培訓稱為三合一模式,即包括了職前培養、入職輔導和職後提高三個組成部分。
報酬權益。
教師職業是崇高而神聖的,各國法律對教師如何開展教學工作、如何獎勵也有詳細的規定。
工作環境要求。日本《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對學校生活配套設施的內容、責任的主體有明確而具體的規定,如對電視設備、供水供電、交通工具及補助等都有具體的要求;同時還規定了農村偏僻地區學校教職人員的住宅建造標準,要求千方百計降低教師個人生活和工作的成本。
《俄羅斯聯邦教育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教師有權維護自己的職業榮譽和人格尊嚴;教師在履行其職責時,有權自由選擇教學方法、教學參考書以及有權評價學生所學知識的方法。
工資津貼制度。在法國,教師工資計算方法與公務員基本一致,國家給教師的待遇保持在社會中等收入以上水平;教師除享有公務員享有的子女津貼、交通補貼待遇外,還有崗位津貼,這些津貼都由中央政府直接撥付到教師個人賬戶上;法國還制定了「優先教育區」政策,對「優先教育區」內的教師發給特別津貼。
韓國將教師的月薪調整為國民平均工資的兩倍,對偏遠地區學校的教師每月發放10萬韓元的住宅補貼津貼。
日本規定,教師平均工資必須高於一般公務員工資水平,日本《偏僻地區教育振興法實施細則》對偏僻程度進行等級劃分,對在2級以上偏僻地區學校工作超過一年且業績佳的教師發給特別津貼。
俄羅斯規定,教師的平均工資額和職務津貼應高於聯邦的平均工資水平;高校教師要高於工業部門工作人員平均工資水平的一倍,而中學教師要不低於工業部門工作人員的平均工資水平。
考核獎勵制度。俄羅斯教師考核由學校評審委員會、地區評審委員會和州專家委員會負責,學校評審委員會主要研究本校教師工作,對其工作進行評價並有授予二級教師職稱的權力;地區評審委員會對學校進行考核,對授予一級教師和高級教師職稱的教師及不稱職教師的工作進行檢查,並有授予一級教師職稱的權力;州專家委員會主要對考核工作進行總體監督並有授予高級教師職稱的權力,有批准對教師或領導幹部確定不稱職的權力。
在獎勵方面,韓國規定,對教師子女上大學的學費可以實行減免,對服務五年的男教師可以免除兵役。
英國設立了「國家教學獎」,獎勵內容包括高額獎金和國家元首的接見等。
新加坡設立了「教師總統獎」和「傑出青年教師獎」。
養老權益。
各國還從法律角度作出規定,確保教師老有所養,晚年幸福。
足額的退休金。俄羅斯要求:一是建立本部門退休金保障體系,確保教師的退休金達到應有的水平;二是建立本行業退休金保障體系,通過這個體系及教育機構的基金,保證教師依據年齡而不斷提高退休金,如果有25年以上教齡的教師還在從教,就必須提高工齡補貼金。
在法國,學生自進入師範學校起,就可以享受國家工資,其前提是簽訂至少服務教育事業八年的合同,此後教師的任用、調職、待遇、養老金、生活困難補貼等都由國家統一規定。
優厚的醫療保險。德國教師終身享受公務員的福利待遇,終身享受優厚的醫療保險,國家為他們及其配偶、未成年子女至少支付一半的醫療保險費用,年滿65歲退休後,每月可以領到工資75%的養老金,如果教師退休後死亡,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領到相應的補貼,並享受先前同樣的醫療保險待遇。
在日本,教師實行國民年金保險,其中公共年金是國家法定的養老金和退休金,教育公務員退職時可以按個人連續工作年限一次性領取退職補助金。
退休後生活品質不下降。新加坡通過公積金儲蓄積累用於公務員養老、購房和醫療費用支出。國家對公積金不徵稅,並為公積金的支付提供擔保,公積金賬戶分為三個賬戶,即:普通賬戶、保健儲蓄賬戶、特別賬戶。普通賬戶,教師可用於購買房產、投資、教育及填補父母退休賬戶;保健儲蓄賬戶可以用作支付住院和醫藥費用;特別賬戶可用作晚年和應急之用,也可以用於投資與退休有關的金融產品。另外,教師還可以享受用於購買住房和汽車的低息貸款,假期可以享受政府別墅住房補貼。
以上文章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法律問答
- 答案列表
教師權益法律保護的域外特點[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