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了幾十年教育,退休多年後,才聽有大學教授說,教育是用來分層的。自己以前竟然聞所未聞。真是慚愧死了。
慚愧之餘,又覺得茫然。
讀了三年師範,又在工作實踐中讀了一些中外教育理論著作,怎麼以前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沒有人提出這種觀點呢?同時,我國的教育方針怎麼沒把教育的分層作用概括進去呢?
想不通,自然心茫然。
想了好久,又聽了網上一些自以為對「教育就是為了分層」這一理論有所研究的人的講解,才知道這一理論,是當今一些教育學者,根據當今教育的一些具體現象總結出來的。
譬如有人說,從小學到初中,有一些人被落下了,從初中到高中又有人被落下;從高中到大學,層次分得更清楚了,985、211、一本院校,二本院校,職業技術學院,層次就這樣區分開了。
不能說他說的沒有道理,同一年齡段的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確實發生了分化,有人繼續升學深造,有人走向社會,就業開始工作。但這就是分層了嗎?
我曾經多次參加過我教過學生的聚會,發現有些發展好的學生,並不是當年學習成績好、考學層次高的。而有些沒有考上大學的,反倒成了社會上精英。譬如,有些成為縣領導的,成為當地民營企業家的,成為國有企業領導的,都不是當年學習成績很好,高考被大學錄取的。但他們都認為,當年的學校教育,對他們的人生髮展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如果單單從學習成績考試分數來說,教育確實是給人分層了,但社會對人的評價,又打亂了教育的分層。這樣的例子很多,不用多舉例。
據我從前學習的教育理論,教育就是提升人,發展人,就是生長,就是促進,就是塑造,就是陶冶,就是讓受教育者在學校老師的引領、開導、約束、管理、啟發、培育之下,生命的活力被點燃,人生的視野被拓寬,知識的容量被擴展,創造的能力被激發,從而營造出不一樣的人生精彩。把教育的作用簡單地說成是分層,實在是對教育功能的窄化。
人的出身是不一樣的,成長環境和家庭教育是不一樣的,智商是不一樣的,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一樣的。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出現分化是正常的。這不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是學生在受教育的過程中,把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自然而然地顯示出來了。
因為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逐漸顯示出了不同層次,不同個性,不同特長,把這種原本存在的不同,說成是教育使學生分層了,豈不是對老師的冤枉?老師對所有的學生都是一視同仁,一樣講課,一樣要求,但結果卻分出層次了,那到底是教育的作用,還是學生本來的差異。
把教育的作用說成是為了分層,違背了教育方針,不符合教育實際,歪曲了教育的功能。竊以為還是不這樣表達為好。
- 文化問答
- 答案列表
教育是用來分層的,你贊成嗎[朗讀]
加入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