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男,漢族,大專學歷,中共黨員,現年39歲,1996年12月在部隊服役,2010年1月轉業後安置到xxx市xx縣交通運輸局工作,2015年8月向組織主動請纓到xxx鄉xx村擔任第一書記。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
xxx鄉xx村位於xxx鄉東南部,省定貧困村,轄9個居民組,耕地514畝,林地21000畝,267戶975口人,其中貧困戶130戶421人,已脫貧103戶359人。
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基層黨員,該同志對農民始終有一種難以割捨的情懷,對農村始終有一種無比特殊的感情,時刻牢記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的的光榮使命,堅持撲下身子,同村廣大幹群一道,把脫貧攻堅和黨的建設作為工作重中之重,從細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實處落實,通過抓班子,帶隊伍,興產業,促發展,推動該村的社會經濟發展和脫貧攻堅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一、撲下身子,搞好調研,當村發展的明白人。該同志時刻銘記「擔負著脫貧攻堅的第一責任、擔負著村級黨建的第一使命,怎樣工作才能讓組織滿意,讓群眾滿意」的責任和使命,把掌握村情作為入村開展工作的第一要務,他主動向鄉政府、包村領導和村幹部討教,採取盯緊靠上的「土辦法」,和群眾接地氣、深談心是自己的強項。一天到晚地待在村裡,到老黨員、退休的老支書、支部委員、群眾代表、致富能手、貧困戶的農戶庭院、田間地頭,與他們進行面對面交流,徵詢他們對村莊發展的建設意見、發展思路。在對走訪群眾反映的情況進行認真梳理的基礎上,區分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職業分類召開了座談會,經過深入走訪調研,將村情民意摸清吃透,掌握了該村經濟社會發展整體現狀及優勢劣勢,有針對性的制定了該村脫貧攻堅工作規劃,精心繪製了脫貧攻堅對象需求、目標時限、幫扶措施、幫扶責任、組織機構等作戰圖,挂圖作戰,對表交賬,有計劃、有目標的推進脫貧攻堅工作。
二、建強組織,夯實基礎,當黨建工作的帶頭人。「藍圖繪就,重在添彩」。發展規劃制定後,為確保規劃如期實現,他從抓班子、帶隊伍、強堡壘入手,通過藉助黨建活動載體,來凝聚發展合力。緊緊圍繞全市開展的「百村示範千村提升」活動,堅持以身作則,率先垂範,引導村「兩委」幹部在開展工作中,堅持高標杆定位,高標準落實;認真履行黨建指導員的職責,每月5日組織黨員幹部群眾積極開展黨員活動日,主動上黨課,提高全體黨員的政治思想覺悟;規範開好「三會一課」,要求每個黨員研讀政策,帶領群眾學政策,主動用政策為發展服務,深入學習增素質;培養和發展2名正式黨員和2名預備黨員,壯大基層黨組織;認真落實「四必到」「四必訪」制度,把關心困難群體放在工作的首位來抓,兩年多來組織村兩委成員入戶看望困難群眾40餘戶,幫助解決實事難事30餘件。制定了村級班子議事規則、決策程序,建立健全村務公開,確立民主決策,增強組織的戰鬥力,並加強對村黨支部工作的監督,要求村務工作事事要向群眾公開,接受群眾評議和監督,讓群眾明白、使幹部清白,以實際行動取信於民,村「三委」的戰鬥力、凝聚力得到進一步提高,群眾的滿意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三、拓寬渠道,調整產業,當脫貧致富的引路人。該同志深深牢記村民如何增收是脫貧的關鍵,先後帶領村民到本縣、赴外市5次進行產業發展觀摩學習,6次組織產業發展技術培訓,打破群眾慣性思維模式,解放思想,提高認識。引導全村群眾每年穩定發展食用菌230戶200萬袋,帶動108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2萬元;發展獼猴桃種植136戶450畝,並發展林下經濟,中藥材套種200畝,可帶動80戶困難群眾有穩定增收項目;栽植核桃8400株,130戶貧困戶共栽植連翹7.5萬株;發展蘭花種植10000株,可帶動22戶困難群眾戶均增收4000元;發展大鯢養殖業,養殖大鯢1000尾。同時,幫助該村成立獼猴桃、食用菌、蘭花合作社3個,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貧困戶發展產業,貧困戶實現了戶戶都有3個以上長短結合的脫貧項目,為全村脫貧奠定了堅實基礎。
四、為民服務,實心實意,當農民群眾的貼心人。該同志始終做到主動傾聽群眾呼聲,扎紮實實為群眾解疑難,辦實事先後爭取資金1500餘萬元,從各個方面改善該村基礎設施:爭取資金60萬元高標準修建了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和標準化衛生室;爭取資金112萬元建設150kw光伏發電項目,已併網發電,年發電收入15萬元,扶持貧困戶30戶,戶均增收3000元,村委終於有了集體經濟;爭取資金500萬元積極實施整村推進項目,對村級4.4公里道路進行拓寬升級改造,修築護路壩3公里,路基已全面完工,6月份鋪設柏油;爭取資金260萬元修建月子溝口大橋,已完成橋台建設任務;爭取資金70萬元對全村3公里河道進行清理整治,河道變得既整潔又暢通;爭取資金50萬元對村黨群服務中心再次升級改造,變成冬暖夏涼經濟適用兩層小木樓,各項服務進一步完善。爭取資金450萬元對全村150戶居民房屋進行特色民居改造,已完成50戶,得到群眾一直好評;爭取資金12萬元修建旅遊公廁2所;爭取資金4萬元安裝監控,加強該村平安建設;爭取資金15萬元為村裡配備移動式垃圾箱10個,垃圾清運車1輛,實現了垃圾集中收集,集中清運;同時,本著「搬窮窩、斬窮根、換窮業」的扶貧工作思路,立足拔窮根,動員搬窮窩,使55戶177人享受了異地搬遷扶貧政策,已搬遷41戶145人;爭取市人行扶貧政策,2016年確定該村為金融扶貧試點村,率先在全市推進金融扶貧工作,完成了全村130戶貧困戶和131戶非貧困戶的基礎信息採集,檔案資料整理,信息錄入和信用等級評定工作,已為貧困戶辦理小額貼息貸款57戶285萬元,解決了貧困戶產業發展無啟動資金的難題,為全市開展金融扶貧工作做了標杆,目前,該村基礎設施基本達標,貧困群眾脫貧願望強烈,「兩委」班子團結向上,全村上下和諧穩定。付出總有回報,該同志的工作業績受到各級領導一致肯定,得到群眾普遍讚譽,先後多次被縣和鄉政府表彰為「優秀駐村第一書記和優秀共產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