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縣的治理範圍,在有限的行政資源配置下,超過40萬戶市場主體在這裡平穩有序運行,還有效管理著超過本地戶籍人口達兩倍的外來人口,交通、教育、衛生、環保、治安、安全等各種治理難題都較早在江蘇崑山出現。崑山通過深層次改革創新,大力提升第一時間感知、防範、化解社會矛盾風險隱患的能力,打造出現代縣域治理高地。」江蘇省崑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月林說出破解這些難題的奧秘。
作為縣域經濟排頭兵,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32.1億元,連續14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近年來,崑山堅持「打造與崑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社會治理格局」總定位,著力破解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社會治理難題,圍繞江蘇省委政法委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系統推進社會治理「崑山之路」新探索,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公眾安全感和法治建設滿意度持續提升,為高質量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提供了堅強保障。
近日,崑山市委、市政府召開3000人參加的深化社會治理網格化聯動暨「雙網融合」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率先探索了綜治網格警務網格「雙網融合」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在社會治理創新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多網合一完善治理功能。
「今天有點累,一口氣處理了23間車庫!」9月10日上午11點多,周市鎮永共村第二網格網格長陳中和兩名輔警、1名消防網格員興沖沖地趕回村網格工作站,喝了幾口水後就拿著凳子圍坐在電腦旁,準備錄入一上午忙乎的「棘手事」。
永共村距離市區不遠,由4個動遷小區、兩個自然村組成,戶籍人口5800人,流動人口1.2萬人,有房屋出租戶1031戶,流動人口體量大、矛盾糾紛多,給社會治理增加了不少複雜難題。
「近期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車庫住人問題,火災隱患巨大。」陳中說,為摸排清楚居民樓沿路一層車庫開店、住人問題,他拿著自拍杆、手機跑遍村子各個角落,僅永平家園一個小區就發現車庫改做商用252家,274家直接住人。
「有些租客為躲避檢查玩起了躲貓貓,我們還得晚上和派出所一起夜查,儘量當場整改,勸說不了的還得把信息上傳到網格化平台,鎮里會協調綜合執法人員聯合行動。」參與聯動巡查的第六網格網格長彭炯補充說。
作為崑山市試點單位,永共村將轄區5.01平方公里劃分為8個基礎網格,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網格化聯動工作站站長,社區民警兼任副站長,推行網格長+網格警務員、網格巡查員、網格督導員+金融顧問、律師顧問、心理諮詢師、家庭醫生、樓道長、物業人員等的「1+3+n」模式,安全、環保、消防、衛生、城管等專業網格員依據「多網合一」方式進駐網格。
《法制日報》記者在永共村網格化聯動工作站看到,室內裝修和功能區設置都按照黨建+網格、警務+網格、調解+網格的改革理念進行設計,警務室、微型消防站和網格化監控室整合在一起,還利用「百姓議事庭」將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延伸到網格里,在小區涼亭、廣場等公共區域設立了4個網格議事站。今年以來,永共村已上報網格事件2667件,其中社會治理類1874件。排查出違規出租房(群租房)1031套,已合規化改造194套,拆除違建9000餘平方米。
「他們對出租房管理儘量實行堵疏結合,沒有一刀切。或者動員業主委託專業公司規範管理,或對本地老人自住車庫進行安全改造,還建立了第三方出租房屋登記系統和網格化系統對接。」周市鎮副鎮長、政法辦主任朱張勇說。
整合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依託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網格化社會治理對原有社區治理方式帶來哪些變化?記者在青陽城市管理辦事處玉龍社區找到了答案。
「社區辦事大廳以前是櫃檯式受理,民政、計生、勞動保障等都有接待窗口,現在我們推行全科社工機制後,只有兩個人坐班,老百姓來辦事找到其中一個人,就可以受理所有事項。」玉龍社區黨總支書記馬靜說,需要上門辦理的,在網格長微信工作群里說一下,任務就分配給所在網格長了。
轄區面積僅0.34平方公里的玉龍社區在網格化治理的「倒逼」下,已將原來「條條」管理,改變為「塊塊」擔責,除窗口全科社工以外,其餘12個社區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到網格擔任網格長。「網格內的基礎信息採集、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上報、重點人員管理、垃圾分類等民生服務類管理等,都落實責任到全科網格員一個人。」馬靜說,通過平台數據考核,網格長日常工作軌跡等全部通過信息化採集方式進行,90%以上的事務都消化在社區。
玉龍社區網格工作站還實現了網格化信息平台與數字城管、12345政府平台、小區監控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問題發現及時解決、閉環處理不拖不等、多站聯動(黨群服務站、城管工作站、警務站、法律諮詢服務站、掃黃打非工作站等)功能。
基於實踐中遇到的基層「發現得了,解決不了」,部門「解決得了,發現不了」的難題,崑山探索確立了網格員管「站崗放哨、通風報信」,公安、城管等部門管「守土盡責、案結事了」,釐清了屬地和部門責任邊界。「雙網融合、法律服務進網格等舉措,整合了更多力量資源下沉網格,提升了源頭治理能力。」崑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沈強介紹說。
聯動凝聚平安建設合力。
「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是平安建設的晴雨表,是社會穩定的風向標,也是網格化社會治理的價值取向。」蘇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繆文學評價說,崑山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始終堅持務實管用總原則,聚焦平安穩定、為民服務的主責主業,以每個小網格的群眾滿意疊加成全市的滿意度提升,以每個小網格的平安穩定累積成全市的大平安。
8月26日,崑山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正式下發《深化社會治理網格化聯動工作實施意見》《綜治網格警務網格「雙網融合」工作實施意見》,明確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在黨建引領、風險防控、科技支撐、人員力量、科學考核和多元共治等6個方面的18項工作任務。
「按照『依託警務協管員建立專職網格員』的工作思路,實現『一格一員』,1577個綜合網格專職網格員隊伍100%配備,真正做到了警力向網格延伸、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崑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魏傑在部署會上提出,建立「黨建+網格」機制、深化「網格+警格」雙網融合、推進「專業+綜合」網格建設,全面推進全要素網格建設。
按照部署,崑山市依託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建立市警務網格聯動中心,對接市綜治網格化聯動中心,並在鎮街建立分中心、村社區建立工作站,按照「警力向網格延伸、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要求,在全市建成「一張全域網格、一支網格隊伍、一份職責清單、一個實戰平台、一項閉環機制、一套考核辦法」工作體系。「崑山的網格化社會治理現在形成了全市一盤棋,凝聚了平安建設合力。」蘇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錢志健說。
同時,按照新出台的崑山市「法律服務進綜治網格」工作實施意見,一個網格一名法官、一名檢察官、一名警官、一名調解員和一位法律顧問的「三官一員一顧問」全部下沉網格,組建網格法律服務團,在村(社區)統籌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使司法為民、法律服務的觸角進一步延伸到網格內部。
「今年以來全市採集上報的網格數據和事項290餘萬條,合格率達99.91%,均位列全省前列。」崑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月林說,通過改革創新有效激發了全市1577名網格長、6613名專兼職網格員的工作活力,把網格打造成了採集信息、發現風險的第一感知觸角,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的第一前沿陣地,便民利民、解決問題的第一服務窗口,2019年上半年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8.7%,是2016年以來歷史測評最高值。
作為縣域經濟排頭兵,2018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832.1億元,連續14年位居全國百強縣首位,近年來,崑山堅持「打造與崑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社會治理格局」總定位,著力破解自身發展中遇到的各種社會治理難題,圍繞江蘇省委政法委創新網格化社會治理機制工作的重要部署,全面系統推進社會治理「崑山之路」新探索,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顯著增強,公眾安全感和法治建設滿意度持續提升,為高質量開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試點提供了堅強保障。
近日,崑山市委、市政府召開3000人參加的深化社會治理網格化聯動暨「雙網融合」工作部署電視電話會議,在全國率先探索了綜治網格警務網格「雙網融合」體制機制創新工作,在社會治理創新道路上邁出新步伐。
多網合一完善治理功能。
「今天有點累,一口氣處理了23間車庫!」9月10日上午11點多,周市鎮永共村第二網格網格長陳中和兩名輔警、1名消防網格員興沖沖地趕回村網格工作站,喝了幾口水後就拿著凳子圍坐在電腦旁,準備錄入一上午忙乎的「棘手事」。
永共村距離市區不遠,由4個動遷小區、兩個自然村組成,戶籍人口5800人,流動人口1.2萬人,有房屋出租戶1031戶,流動人口體量大、矛盾糾紛多,給社會治理增加了不少複雜難題。
「近期最難處理的問題就是車庫住人問題,火災隱患巨大。」陳中說,為摸排清楚居民樓沿路一層車庫開店、住人問題,他拿著自拍杆、手機跑遍村子各個角落,僅永平家園一個小區就發現車庫改做商用252家,274家直接住人。
「有些租客為躲避檢查玩起了躲貓貓,我們還得晚上和派出所一起夜查,儘量當場整改,勸說不了的還得把信息上傳到網格化平台,鎮里會協調綜合執法人員聯合行動。」參與聯動巡查的第六網格網格長彭炯補充說。
作為崑山市試點單位,永共村將轄區5.01平方公里劃分為8個基礎網格,由村黨支部書記兼任網格化聯動工作站站長,社區民警兼任副站長,推行網格長+網格警務員、網格巡查員、網格督導員+金融顧問、律師顧問、心理諮詢師、家庭醫生、樓道長、物業人員等的「1+3+n」模式,安全、環保、消防、衛生、城管等專業網格員依據「多網合一」方式進駐網格。
《法制日報》記者在永共村網格化聯動工作站看到,室內裝修和功能區設置都按照黨建+網格、警務+網格、調解+網格的改革理念進行設計,警務室、微型消防站和網格化監控室整合在一起,還利用「百姓議事庭」將社區矛盾糾紛化解延伸到網格里,在小區涼亭、廣場等公共區域設立了4個網格議事站。今年以來,永共村已上報網格事件2667件,其中社會治理類1874件。排查出違規出租房(群租房)1031套,已合規化改造194套,拆除違建9000餘平方米。
「他們對出租房管理儘量實行堵疏結合,沒有一刀切。或者動員業主委託專業公司規範管理,或對本地老人自住車庫進行安全改造,還建立了第三方出租房屋登記系統和網格化系統對接。」周市鎮副鎮長、政法辦主任朱張勇說。
整合提升源頭治理能力。
依託先進的信息化管理平台,網格化社會治理對原有社區治理方式帶來哪些變化?記者在青陽城市管理辦事處玉龍社區找到了答案。
「社區辦事大廳以前是櫃檯式受理,民政、計生、勞動保障等都有接待窗口,現在我們推行全科社工機制後,只有兩個人坐班,老百姓來辦事找到其中一個人,就可以受理所有事項。」玉龍社區黨總支書記馬靜說,需要上門辦理的,在網格長微信工作群里說一下,任務就分配給所在網格長了。
轄區面積僅0.34平方公里的玉龍社區在網格化治理的「倒逼」下,已將原來「條條」管理,改變為「塊塊」擔責,除窗口全科社工以外,其餘12個社區工作人員全部下沉到網格擔任網格長。「網格內的基礎信息採集、矛盾糾紛化解、安全隱患上報、重點人員管理、垃圾分類等民生服務類管理等,都落實責任到全科網格員一個人。」馬靜說,通過平台數據考核,網格長日常工作軌跡等全部通過信息化採集方式進行,90%以上的事務都消化在社區。
玉龍社區網格工作站還實現了網格化信息平台與數字城管、12345政府平台、小區監控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了問題發現及時解決、閉環處理不拖不等、多站聯動(黨群服務站、城管工作站、警務站、法律諮詢服務站、掃黃打非工作站等)功能。
基於實踐中遇到的基層「發現得了,解決不了」,部門「解決得了,發現不了」的難題,崑山探索確立了網格員管「站崗放哨、通風報信」,公安、城管等部門管「守土盡責、案結事了」,釐清了屬地和部門責任邊界。「雙網融合、法律服務進網格等舉措,整合了更多力量資源下沉網格,提升了源頭治理能力。」崑山市委政法委常務副書記沈強介紹說。
聯動凝聚平安建設合力。
「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是平安建設的晴雨表,是社會穩定的風向標,也是網格化社會治理的價值取向。」蘇州市委政法委副書記繆文學評價說,崑山的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始終堅持務實管用總原則,聚焦平安穩定、為民服務的主責主業,以每個小網格的群眾滿意疊加成全市的滿意度提升,以每個小網格的平安穩定累積成全市的大平安。
8月26日,崑山市委、市政府辦公室正式下發《深化社會治理網格化聯動工作實施意見》《綜治網格警務網格「雙網融合」工作實施意見》,明確社會治理網格化工作在黨建引領、風險防控、科技支撐、人員力量、科學考核和多元共治等6個方面的18項工作任務。
「按照『依託警務協管員建立專職網格員』的工作思路,實現『一格一員』,1577個綜合網格專職網格員隊伍100%配備,真正做到了警力向網格延伸、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崑山市副市長、市公安局局長魏傑在部署會上提出,建立「黨建+網格」機制、深化「網格+警格」雙網融合、推進「專業+綜合」網格建設,全面推進全要素網格建設。
按照部署,崑山市依託市公安局指揮中心建立市警務網格聯動中心,對接市綜治網格化聯動中心,並在鎮街建立分中心、村社區建立工作站,按照「警力向網格延伸、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開展、問題在網格解決」要求,在全市建成「一張全域網格、一支網格隊伍、一份職責清單、一個實戰平台、一項閉環機制、一套考核辦法」工作體系。「崑山的網格化社會治理現在形成了全市一盤棋,凝聚了平安建設合力。」蘇州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錢志健說。
同時,按照新出台的崑山市「法律服務進綜治網格」工作實施意見,一個網格一名法官、一名檢察官、一名警官、一名調解員和一位法律顧問的「三官一員一顧問」全部下沉網格,組建網格法律服務團,在村(社區)統籌設立法律服務工作站,使司法為民、法律服務的觸角進一步延伸到網格內部。
「今年以來全市採集上報的網格數據和事項290餘萬條,合格率達99.91%,均位列全省前列。」崑山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張月林說,通過改革創新有效激發了全市1577名網格長、6613名專兼職網格員的工作活力,把網格打造成了採集信息、發現風險的第一感知觸角,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的第一前沿陣地,便民利民、解決問題的第一服務窗口,2019年上半年的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8.7%,是2016年以來歷史測評最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