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雨果說:「開啟人類智慧的寶庫有三把鑰匙」一把是數學,一把是語文,一把是音樂。」可見人類很早就提倡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共同的培養與發展。在當今倡導的「全面發展學生的素質教育」的理念影響下,我意識到了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發揮的重要作用。所以,在電子琴教學和實踐中,我把音樂教學和素質教育相結合。通過這四年多教學經驗的積累和不斷的創新,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現將幾點教學心得簡單闡述一下,請大家指正。
一、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發揮孩子的個性特長。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掘他的個性。有的學生被普遍認為沒有多少天賦,而我卻不這樣認為,其實,人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音樂天賦,只不過表現狀態有差異而已。所以,作為一名優秀,應該具有一雙慧眼,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獨特的性格,這樣,學生在表現音樂時,才有自己的風格。
因此,我認為:孩子是否能彈好琴,不僅在於他們是否有天賦,更重要的是老師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正確地引導孩子走進音樂,了解音樂。
二、 啟發式教學,注意培養孩子的音樂想像力。
在學琴過程中,讓孩子們單純去理解抽象的音樂很困難。在不理解音樂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演奏只是把無聲的樂譜變成了有聲的音符。為了讓他們充分理解音樂,準確表達音樂的內涵,我把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及其創作目的和背景用做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來表現,給他們一個充分的想像空間。
例如,在練習《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樂曲時,我對孩子們說:「這節課我先給你們描寫個故事場景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我把樂曲的發展過程和故事場景的發展過程結合到一起:
1、第一樂句——遊戲剛剛開始,孩子們一蹦一跳地在尋找自己的舞伴。
2、第二樂句——找到自己的舞伴,正在高興的跳舞。
3、 第三樂句—— 旋律節奏的變化,描寫了相互交換舞伴的場景。
4、尾聲——樂曲結束了,舞伴又交換回原位。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抽象的音樂,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使他們的彈奏不再是機械的重複,而是生動、鮮活的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 由淺入深,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感受能力。
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情感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陶冶其高尚情操,健全其審美心理。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只注重技能的訓練,不能只為了考級而學習。而是應在初學音樂時,就讓孩子們感受到什麼是動聽優美的音樂。在一點一滴當中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鑑賞能力?
孩子們初學音樂時,我先用不同的音色、節奏、速度、連奏或斷奏等彈奏技巧演奏同一首樂曲。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的演奏方式所表現出的不同音樂形象,逐步讓學生掌握準確表達樂曲內容的方法。
當孩子們對上述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悟後,我便打破教材對音色、節奏的規定。我覺得與其讓他們不動腦的千篇一律的去彈奏,不如讓每個孩子的彈奏都擁有自己的風格,都能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記得有一次給孩子們布置作業,彈奏樂曲《祝你生日快樂》。要求節奏、音色自選,並在回課時講述對自己音樂的理解。目的是通過節奏、音色的變換,讓孩子們體會樂曲的感情色彩的變化。其中有一個孩子在回課時,選擇的是口琴音色和一個不加任何裝飾的安靜的華爾茲節奏。她彈奏的效果非常好,與選擇常用音色所演奏的效果截然不同,聽後讓人耳目一新。而這個孩子對自己彈奏的講述更是讓人感動,她說:「我不喜歡人聲嘈雜的生日派對,只是希望在安靜的氣氛中和爸爸、媽媽一起感受家的溫馨。」看到孩子們能夠用心去感受音樂,能夠準確地用音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再也不是瞪著眼睛問老師用什麼音色、什麼節奏,真的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
四、 掌握正確、科學的練琴方法。
掌握了正確、科學的練琴方法,孩子們就會在比較輕鬆的練習過程中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 面對新作品,把練習過程分解成五個步驟:
(1)、唱譜。準確識別譜號、調號、拍號、音符時值,認真劃分樂句,看懂和理解樂曲中的術語和符號。
(2)、右手練習。嚴格按指法、奏法練習。
(3)、左手練習。先解決好兩個相臨和弦的連接,再整體彈奏。
(4)、唱右手彈左手。注意把旋律及和弦對準。
(5)、雙手練習。逐步把樂曲演奏的流暢、完美。循序漸進。
化整為零的分步練習對快速掌握一個新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2、堅持在第一時間練琴,即在上完課的當天就回家練琴,這時孩子們對新學的知識及老師的要求都記憶猶心。這時練習會取得最佳的練琴效果。否則,其效果將大打折扣。
3、有家長陪同的學員,一定要發揮家長陪練的作用。讓家長記住課上教學內容的要點,有利於孩子在家練琴時對其進行指導和督促。這對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質量和加快學習進度都大有陴益。
是教育發展的根本所在,是培養人、塑造人的直接參與者。所以,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堅持嚴於律己,以良好的形象來感染。通過言傳身教,使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打好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師德,還要有過硬的教學水平。自從事音樂教育事業以來,我一直不的間斷充實自己,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翻閱了大量的專業書籍,時刻鞭策自己,力求在專業上更上一層樓。
正是因為有這樣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在電子琴教學上我才能取得可喜的收穫。每當學生們在參加演出、比賽中以精湛的演奏獲得佳績時,我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新的時代需要有全面素質的人才。把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出熱愛生活、人格完美,音樂素養精良的學生是我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繼續探索、辛勤耕耘,去迎接又一個碩果纍纍的金秋。
一、 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發揮孩子的個性特長。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始終把學生放在首位。認真了解每一位學生,最大限度地發掘他的個性。有的學生被普遍認為沒有多少天賦,而我卻不這樣認為,其實,人對音樂的感受能力是與生俱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音樂天賦,只不過表現狀態有差異而已。所以,作為一名優秀,應該具有一雙慧眼,去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獨特的性格,這樣,學生在表現音樂時,才有自己的風格。
因此,我認為:孩子是否能彈好琴,不僅在於他們是否有天賦,更重要的是老師是否因材施教,是否正確地引導孩子走進音樂,了解音樂。
二、 啟發式教學,注意培養孩子的音樂想像力。
在學琴過程中,讓孩子們單純去理解抽象的音樂很困難。在不理解音樂的情況下,孩子們的演奏只是把無聲的樂譜變成了有聲的音符。為了讓他們充分理解音樂,準確表達音樂的內涵,我把音樂所要表達的內容,及其創作目的和背景用做遊戲和講故事的方式來表現,給他們一個充分的想像空間。
例如,在練習《洋娃娃和小熊跳舞》這首樂曲時,我對孩子們說:「這節課我先給你們描寫個故事場景吧!孩子們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我把樂曲的發展過程和故事場景的發展過程結合到一起:
1、第一樂句——遊戲剛剛開始,孩子們一蹦一跳地在尋找自己的舞伴。
2、第二樂句——找到自己的舞伴,正在高興的跳舞。
3、 第三樂句—— 旋律節奏的變化,描寫了相互交換舞伴的場景。
4、尾聲——樂曲結束了,舞伴又交換回原位。
整個教學過程中我用生動形象的語言給孩子們講解抽象的音樂,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於樂。使他們的彈奏不再是機械的重複,而是生動、鮮活的表演。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三、 由淺入深,培養孩子們對音樂的認知能力和感受能力。
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情感教育,旨在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陶冶其高尚情操,健全其審美心理。在音樂教學中,不能只注重技能的訓練,不能只為了考級而學習。而是應在初學音樂時,就讓孩子們感受到什麼是動聽優美的音樂。在一點一滴當中由淺入深地培養學生對音樂的鑑賞能力?
孩子們初學音樂時,我先用不同的音色、節奏、速度、連奏或斷奏等彈奏技巧演奏同一首樂曲。通過對比,引導學生去感受不同的演奏方式所表現出的不同音樂形象,逐步讓學生掌握準確表達樂曲內容的方法。
當孩子們對上述知識有了一定的感悟後,我便打破教材對音色、節奏的規定。我覺得與其讓他們不動腦的千篇一律的去彈奏,不如讓每個孩子的彈奏都擁有自己的風格,都能表達出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記得有一次給孩子們布置作業,彈奏樂曲《祝你生日快樂》。要求節奏、音色自選,並在回課時講述對自己音樂的理解。目的是通過節奏、音色的變換,讓孩子們體會樂曲的感情色彩的變化。其中有一個孩子在回課時,選擇的是口琴音色和一個不加任何裝飾的安靜的華爾茲節奏。她彈奏的效果非常好,與選擇常用音色所演奏的效果截然不同,聽後讓人耳目一新。而這個孩子對自己彈奏的講述更是讓人感動,她說:「我不喜歡人聲嘈雜的生日派對,只是希望在安靜的氣氛中和爸爸、媽媽一起感受家的溫馨。」看到孩子們能夠用心去感受音樂,能夠準確地用音樂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而再也不是瞪著眼睛問老師用什麼音色、什麼節奏,真的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情?
四、 掌握正確、科學的練琴方法。
掌握了正確、科學的練琴方法,孩子們就會在比較輕鬆的練習過程中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1、 面對新作品,把練習過程分解成五個步驟:
(1)、唱譜。準確識別譜號、調號、拍號、音符時值,認真劃分樂句,看懂和理解樂曲中的術語和符號。
(2)、右手練習。嚴格按指法、奏法練習。
(3)、左手練習。先解決好兩個相臨和弦的連接,再整體彈奏。
(4)、唱右手彈左手。注意把旋律及和弦對準。
(5)、雙手練習。逐步把樂曲演奏的流暢、完美。循序漸進。
化整為零的分步練習對快速掌握一個新作品有很大的幫助。
2、堅持在第一時間練琴,即在上完課的當天就回家練琴,這時孩子們對新學的知識及老師的要求都記憶猶心。這時練習會取得最佳的練琴效果。否則,其效果將大打折扣。
3、有家長陪同的學員,一定要發揮家長陪練的作用。讓家長記住課上教學內容的要點,有利於孩子在家練琴時對其進行指導和督促。這對提高孩子們的學習質量和加快學習進度都大有陴益。
是教育發展的根本所在,是培養人、塑造人的直接參與者。所以,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始終堅持嚴於律己,以良好的形象來感染。通過言傳身教,使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念,為今後的專業學習打好基礎。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師德,還要有過硬的教學水平。自從事音樂教育事業以來,我一直不的間斷充實自己,不放過任何一個學習的機會,翻閱了大量的專業書籍,時刻鞭策自己,力求在專業上更上一層樓。
正是因為有這樣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在電子琴教學上我才能取得可喜的收穫。每當學生們在參加演出、比賽中以精湛的演奏獲得佳績時,我都會感到無比的欣慰。
新的時代需要有全面素質的人才。把音樂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培養出熱愛生活、人格完美,音樂素養精良的學生是我今後工作的努力方向。我會以更加飽滿的熱情繼續探索、辛勤耕耘,去迎接又一個碩果纍纍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