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同完成改革發展穩定各項任務相結合,同做好當前重點工作相結合,在學習教育上走深走實,在調查研究上注重實效,在檢視問題上挖深根源,在整改落實上立查立改,推動主題教育紮實有序深入開展。
「四學」模式抓好學習教育。牢牢抓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多措並舉強化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裡走、往實里走。領導帶頭「研學」。縣委常委會帶頭示範,採取專題輔導、集體學習、觀看專題片、座談交流發言等方式開展學習,各單位在縣委常委會帶動下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目前,全縣開展集中學習544次,召開專題研討會346次,舉辦學習成果交流會229場次。先進典型「引學」。把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秦彥軍及各條戰線上的先進模範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開展「學習秦彥軍,爭做好乾部」等主題實踐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組建了12個宣講組,分片區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先進人物事跡,用榜樣引導黨員幹部立足崗位,勇於擔當,敬業奉獻。豐富載體「促學」。通過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巾幗建功展風采等文藝匯演,開展紅色革命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警示教育等,促使廣大黨員幹部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受教育、受洗禮,了解紅色政權從哪裡來,新中國是怎樣建立的,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繼續傳承發揚革命精神,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創新方式「送學」。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集中學習困難的黨員送去黨章、黨徽和學習資料,用組織溫暖激發黨員幹部愛黨愛國情懷。對外出務工黨員和流動黨員,建立黨員微信聯絡群,通過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平台,推送學習資料,全面掌握學習情況,保證學習質量。
求真務實開展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破解發展瓶頸,推動工作落實,激發乾部幹事創業的重要舉措,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精心確定調研主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建立問題反饋機制、成果交流機制、台賬管理機制、黨課講稿審核機制,35名縣級幹部根據自身份管領域和聯繫單位確定了22個調研主題,按照「一桿子插到底」、輕車簡從、不扎堆的要求有序深入一線調研。目前123個參學單位全部制定了調研方案,確定了239個調研主題,調研活動正在有序推進。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按照機關支部與農村支部結對幫扶的要求,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期盼,聚焦突出問題,共整理反饋問題42條,分別梳理清單、建立台賬。對調研成果報告,分期進行刊發交流,真正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對標對表深入檢視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查擺不足,聚焦短板弱項,深刻檢視,找准「病灶」,開出「良方」。廣泛徵求意見。嚴格按照「六個對照、五個查找」的要求,結合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聽取、收集群眾和工作服務對象意見建議144條,歸納梳理為85條。自覺對標對表。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聚集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聯繫思想工作,立足實際,對標對表檢視問題94條,歸納梳理為9條。深刻檢視剖析。把檢視問題與工作落實、紀律建設等相結合,組織開展暗訪督查,查出「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幹部紀律作風不嚴不實、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24條,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找根源、做反思、定措施。
真抓真改推進整改落實。堅持把「改」貫穿始終,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著力整改整治,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服務群眾、贏得民心。協同聯動推進。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落實中央、省、市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和「作風建設年」活動相結合。結合實際,制定印發《禮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確定了7個專項整治活動。對發現的各類突出問題在進行整改時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保證問題整改取得實效。堅持問題導向。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摸出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45個,完成整頓13個,檢視、調研、暗訪、督查共發現問題181條,即知即改54條,其餘問題採取項目化的方式,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貼心服務群眾。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目前全縣已幫辦實事好事220件,涉及住房、飲水、道路、教育、醫療等多項民生領域,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四學」模式抓好學習教育。牢牢抓住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這條主線,多措並舉強化學習教育往深里走、往心裡走、往實里走。領導帶頭「研學」。縣委常委會帶頭示範,採取專題輔導、集體學習、觀看專題片、座談交流發言等方式開展學習,各單位在縣委常委會帶動下迅速掀起學習熱潮,目前,全縣開展集中學習544次,召開專題研討會346次,舉辦學習成果交流會229場次。先進典型「引學」。把脫貧攻堅一線湧現出的「全省優秀共產黨員」秦彥軍及各條戰線上的先進模範作為主題教育的生動教材,開展「學習秦彥軍,爭做好乾部」等主題實踐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組建了12個宣講組,分片區深入基層一線宣講先進人物事跡,用榜樣引導黨員幹部立足崗位,勇於擔當,敬業奉獻。豐富載體「促學」。通過舉辦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巾幗建功展風采等文藝匯演,開展紅色革命教育、形勢政策教育、警示教育等,促使廣大黨員幹部在潛移默化中思想受教育、受洗禮,了解紅色政權從哪裡來,新中國是怎樣建立的,不忘歷史、不忘初心,繼續傳承發揚革命精神,補足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創新方式「送學」。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集中學習困難的黨員送去黨章、黨徽和學習資料,用組織溫暖激發黨員幹部愛黨愛國情懷。對外出務工黨員和流動黨員,建立黨員微信聯絡群,通過學習強國、甘肅黨建app平台,推送學習資料,全面掌握學習情況,保證學習質量。
求真務實開展調查研究。把調查研究作為破解發展瓶頸,推動工作落實,激發乾部幹事創業的重要舉措,推動全縣經濟社會各項事業高質量發展。精心確定調研主題。以解決問題為導向,建立問題反饋機制、成果交流機制、台賬管理機制、黨課講稿審核機制,35名縣級幹部根據自身份管領域和聯繫單位確定了22個調研主題,按照「一桿子插到底」、輕車簡從、不扎堆的要求有序深入一線調研。目前123個參學單位全部制定了調研方案,確定了239個調研主題,調研活動正在有序推進。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按照機關支部與農村支部結對幫扶的要求,各級領導班子成員帶頭深入一線傾聽群眾呼聲、期盼,聚焦突出問題,共整理反饋問題42條,分別梳理清單、建立台賬。對調研成果報告,分期進行刊發交流,真正把調研成果轉化為解決問題的具體措施。
對標對表深入檢視問題。堅持問題導向,查擺不足,聚焦短板弱項,深刻檢視,找准「病灶」,開出「良方」。廣泛徵求意見。嚴格按照「六個對照、五個查找」的要求,結合調查研究,通過召開座談會、個別談話、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聽取、收集群眾和工作服務對象意見建議144條,歸納梳理為85條。自覺對標對表。以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聚集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作風建設等方面,聯繫思想工作,立足實際,對標對表檢視問題94條,歸納梳理為9條。深刻檢視剖析。把檢視問題與工作落實、紀律建設等相結合,組織開展暗訪督查,查出「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幹部紀律作風不嚴不實、重點工作推進不力等問題24條,並針對存在的問題找根源、做反思、定措施。
真抓真改推進整改落實。堅持把「改」貫穿始終,對照人民群眾新期待,著力整改整治,以實實在在的成效服務群眾、贏得民心。協同聯動推進。把開展主題教育同落實中央、省、市巡視巡察反饋意見整改和「作風建設年」活動相結合。結合實際,制定印發《禮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確定了7個專項整治活動。對發現的各類突出問題在進行整改時統籌謀劃、一體推進,保證問題整改取得實效。堅持問題導向。截至目前,全縣共排摸出基層軟弱渙散黨組織45個,完成整頓13個,檢視、調研、暗訪、督查共發現問題181條,即知即改54條,其餘問題採取項目化的方式,逐一制定整改措施。貼心服務群眾。動員廣大黨員幹部積極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深入基層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目前全縣已幫辦實事好事220件,涉及住房、飲水、道路、教育、醫療等多項民生領域,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