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前進的方向。在中國共產黨100年的奮鬥歷程中,創造了無數驚天動地的輝煌業績,最根本的一條經驗,就是堅持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總結歷史經驗結合自己的認識,這也是學好黨的基本理論的一條重要經驗。通過學習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期黨的歷史,我們對新中國在建國後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可總結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的重新探索與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1978年12月,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開闢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此後到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新鮮經驗的基礎上,在借鑑其它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和研究基本國情與時代主題的基礎上,我們黨開始逐步創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並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3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遭受嚴峻的考驗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擴展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歷史已經證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且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未來改革開放的歷史將繼續證明這一點。因此,對改革開放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驚慌失措,而是要堅信「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之變飽含著深刻內涵,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始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征程。
回顧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理論形成,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始終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我們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系列偉大成就的重要原因?
第一階段:黨對什麼是社會主義的重新探索與改革開放政策的提出當年國家的現狀需要改變:新中國成立,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但新中國成立以後模仿蘇聯建立起來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嚴重阻礙了我國生產力的發展,中國需要第二次革命,解放生產力。社會主義制度需要自我完善和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各個歷史階段,都需要根據經濟發展的要求,適時地不斷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使社會主義制度充滿生機和活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有新思路:新思路就是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建設社會主義政治文明,推進文化體制改革?
1978年12月,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它是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拋棄了「階級鬥爭為綱」這個不適用於社會主義社會的口號,決定把全黨工作的重點為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全會明確指出黨在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揭開了社會主義改革開放的序幕,從此中國人民進入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
第二階段: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初步開闢改革開放的實質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進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從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始,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此後到1987年10月黨的十三大,在總結我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歷史經驗特別是改革開放新鮮經驗的基礎上,在借鑑其它國家社會主義興衰成敗的歷史經驗和研究基本國情與時代主題的基礎上,我們黨開始逐步創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並逐步開闢了一條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30多年來,中國人民沿著這條道路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建設成就。
第三階段:改革開放遭受嚴峻的考驗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擴展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建設和諧世界和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等一系列重大戰略思想,全面拓展和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創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歷史已經證明,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不僅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而且是為了更好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未來改革開放的歷史將繼續證明這一點。因此,對改革開放中發生的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不足,我們既不能掉以輕心,也不能驚慌失措,而是要堅信「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黨的十七大報告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表述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詞之變飽含著深刻內涵,表明中國共產黨人從新的歷史起點出發,開始了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為廣闊的發展前景的新征程。
回顧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探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闢和理論形成,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在改革開放新時期始終以與時俱進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是我們取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一系列偉大成就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