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是通過排氣引起罐內產生負壓,牽引住皮膚內的肌肉,血管,從而產生一些反應,來達到改善血液循環和排出體內濕氣的目的。
體內濕氣重拔罐圖解
早安健康" width="640" height="480" srcset="" data-srcset="https://39jingyo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50223690133_0310339350_z.jpg 640w,https://39jingyo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50223690133_0310339350_z-300x225.jpg 300w" sizes="(max-width:640px) 100vw,640px" />
體內濕氣重拔罐圖解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拔罐12個位置示意圖
神闕穴:生命之根蒂
位置:在臍中部,臍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腎俞穴:益腎助陽要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取定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
大椎穴:統領一身陽氣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功效:益氣壯陽。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合谷穴:鎮驚安神、調氣鎮痛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
湧泉穴:引火下行好養生
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功效:散熱生氣。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
足三里:滋補身體勝吃老母雞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功效:燥化脾濕,生髮胃氣。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三陰交:趕走婦科疾病
位置: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功效: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內關穴:心臟的保護傘
位置: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百會穴:提神醒腦要穴
位置: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功效:開竅醒腦、回陽固脫。主治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等。
中脘穴
位置: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
關元穴
位置:其位於臍下三寸處。
功效: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陽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臏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拔罐可以去濕氣嗎
體內濕氣重,不僅會讓人長期感覺不舒服,頭重腳輕,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而且還很容易生病。火罐不僅能夠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消腫止痛、還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增強體質。
通過火罐祛除濕氣也成為了首選。
現在各地的養生館越來越火爆了,很多人都會去養生館裡拔罐,據說這樣可以去濕氣。因此,體內濕氣重的人會想辦法祛除濕氣。
那麼拔罐可以去濕氣嗎?拔罐真的適合所有有濕氣的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祛除體內的濕氣吧。
拔罐如何祛濕氣
拔罐具有一定的祛濕作用。拔罐是通過排氣引起罐內產生的負壓來牽引住皮膚內的肌肉,血管等,從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環和排出我們體內的濕氣。
但是濕氣重的人拔罐時要注意了解自己體內的濕氣是外濕還是內濕,並不是每個濕氣重的人都可以通過拔罐來祛濕的。
無論是濕氣入侵體內還是風寒入侵經絡,拔罐都只能是緩解症狀,不能達到去根的地步。常見的體內的濕氣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的,主要會出現痰多,口乾或口苦,容易出汗,乏力疲倦感明顯,大便不成形,小便次數多,腸胃不適,眼睛浮腫等。
祛濕氣的方法
對於部分人群,通過拔罐的方式祛除體內的濕氣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體內濕氣的相對比較複雜,祛除體內的濕氣有的也需要藉助中醫療法,同時也要做好日常生活的護理保健工作。
體內有濕氣除了拔火罐,還可吃一些祛濕氣的食物,如紅豆薏米粥,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的功效以及紅豆據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常吃可以達到效果呦。
溫馨提示:以上對於火罐祛濕氣的介紹,大家都明白了嗎。濕氣是很難去根的,特別是在潮濕環境工作的人,但是我們平時還是要時刻注意身體的保養,濕氣太重很容易引發起來疾病的侵襲。
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對於濕氣我們不可放任不管的。
體內濕氣重拔罐圖解
早安健康" width="640" height="480" srcset="" data-srcset="https://39jingyo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50223690133_0310339350_z.jpg 640w,https://39jingyou.com/wp-content/uploads/2022/07/50223690133_0310339350_z-300x225.jpg 300w" sizes="(max-width:640px) 100vw,640px" />
體內濕氣重拔罐圖解 圖片來源:早安健康。
拔罐12個位置示意圖
神闕穴:生命之根蒂
位置:在臍中部,臍中央。
功效:培元固本、回陽救脫、和胃理腸。主治泄痢,繞臍腹痛,脫肛,五淋,婦人血冷不受胎,中風脫證等。
腎俞穴:益腎助陽要穴
位置: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1.5寸處。取定穴位時,通常採用俯臥姿勢,腎俞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寬處。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腰痛、腎臟病、高血壓、低血壓、耳鳴、精力減退等。
大椎穴:統領一身陽氣
位置:位於第7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時正坐低頭,該穴位於人體的頸部下端,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處。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功效:益氣壯陽。主治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肩背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中暑,霍亂,嘔吐,黃疸,風疹。
合谷穴:鎮驚安神、調氣鎮痛
位置:在手背,第1、2掌骨間,當第二掌骨橈側的中點處。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關節橫紋,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當拇指尖下是穴。
功效:主治發熱,頭痛,目赤腫痛,鼻衄,血淵,咽喉腫痛,齒痛,耳聾,面腫,口眼斜,中風口噤,熱病無汗,多汗,消渴,黃疸,痛經,經閉,滯產等。
湧泉穴:引火下行好養生
位置:在足底部,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跖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功效:散熱生氣。主治肺系病證,大便難,小便不利,奔豚氣。
足三里:滋補身體勝吃老母雞
位置:位於小腿外側,犢鼻下3寸,犢鼻與解溪連線上,淺層布有腓腸外側皮神經。
功效:燥化脾濕,生髮胃氣。主治胃腸病證,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虛勞諸證。
三陰交:趕走婦科疾病
位置: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功效:在小腿內側,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際。
內關穴:心臟的保護傘
位置:在前臂掌側,當曲澤與大陵的連線上,腕橫紋上2寸,掌長肌腱與橈側腕屈肌腱之間。
功效: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現代常用於治療心絞痛、心肌炎、心律不齊、胃炎、癔病等。
百會穴:提神醒腦要穴
位置:後髮際正中上7寸,當兩耳尖直上,頭頂正中。
功效:開竅醒腦、回陽固脫。主治頭痛、目眩、鼻塞、耳鳴、中風、失語、脫肛、陰挺、久瀉久痢等。
中脘穴
位置:取穴時,可採用仰臥的姿勢,該穴位於人體的上腹部,前正中線上,具體找法如下:胸骨下端和肚臍連接線中點即為此穴。
功效:此穴的主治疾病為:消化系統疾病,如腹脹、腹瀉、腹痛、腹鳴、吞酸、嘔吐、便秘、黃疸等。
關元穴
位置:其位於臍下三寸處。
功效: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陽陵泉
位置: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功效: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臏腫痛,腳氣,脅肋痛,口苦,嘔吐,黃疸,小兒驚風。
拔罐可以去濕氣嗎
體內濕氣重,不僅會讓人長期感覺不舒服,頭重腳輕,全身無力,提不起精神,而且還很容易生病。火罐不僅能夠逐寒祛濕、疏通經絡、祛除淤滯、消腫止痛、還能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增強體質。
通過火罐祛除濕氣也成為了首選。
現在各地的養生館越來越火爆了,很多人都會去養生館裡拔罐,據說這樣可以去濕氣。因此,體內濕氣重的人會想辦法祛除濕氣。
那麼拔罐可以去濕氣嗎?拔罐真的適合所有有濕氣的人嗎?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如何祛除體內的濕氣吧。
拔罐如何祛濕氣
拔罐具有一定的祛濕作用。拔罐是通過排氣引起罐內產生的負壓來牽引住皮膚內的肌肉,血管等,從而起到改善血液循環和排出我們體內的濕氣。
但是濕氣重的人拔罐時要注意了解自己體內的濕氣是外濕還是內濕,並不是每個濕氣重的人都可以通過拔罐來祛濕的。
無論是濕氣入侵體內還是風寒入侵經絡,拔罐都只能是緩解症狀,不能達到去根的地步。常見的體內的濕氣表現是多種多樣的的,主要會出現痰多,口乾或口苦,容易出汗,乏力疲倦感明顯,大便不成形,小便次數多,腸胃不適,眼睛浮腫等。
祛濕氣的方法
對於部分人群,通過拔罐的方式祛除體內的濕氣有一定的效果,但由於體內濕氣的相對比較複雜,祛除體內的濕氣有的也需要藉助中醫療法,同時也要做好日常生活的護理保健工作。
體內有濕氣除了拔火罐,還可吃一些祛濕氣的食物,如紅豆薏米粥,薏米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的功效以及紅豆據有健脾止瀉、利水消腫的功效,常吃可以達到效果呦。
溫馨提示:以上對於火罐祛濕氣的介紹,大家都明白了嗎。濕氣是很難去根的,特別是在潮濕環境工作的人,但是我們平時還是要時刻注意身體的保養,濕氣太重很容易引發起來疾病的侵襲。
給我們的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對於濕氣我們不可放任不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