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頭全城作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也是全省最後一個實行火葬的縣區,隨著全域景區化的加快推進,原有的殯葬方式影響著海島的美麗景觀,占去了海島有限的土地資源。自2008年推行遺體火化工作以來,不斷深化殯葬體制改革,創新殯葬管理機制,全面提高殯葬服務水平。在溫州市率先實行「普惠型」殯葬惠民政策,陸續建立私墳「禁新改舊」和生態殯葬補助等機制,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殯葬方式都得到極大改變,連續多年保持全縣私墳零新建,率全市之先超額完成私墳治理工作,基本達到「四邊」區域「無私墳」工作目標,現將工作彙報如下。
一、積極推進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前期工作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推動及人大、政協的支持下,我縣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2014年8月,林瓊書記親自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研討會,最終確定北嶴街道(尾坑)地塊作為擬建點。擬建點確定以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對接規劃、土地、林業、風電等部門,對擬建地塊碰到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協商和調整,並委託設計單位對擬建地塊進行用地規劃研究及控規圖則,形成了方案用地界線及建設條件對比研究。另一方面,根據縣領導的指示精神,為體現公建項目的民主和透明,殯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啟動了重大決策程序。年初委託第三方對建設方案進行了單獨論證,並對選址周邊的村民進行實地走訪。3月4日,組織項目所在地周邊村居兩委和村民代表赴瑞安市殯儀服務中心實地考察,讓項目所在地幹部群眾對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及其帶來的附屬效益形成更加直觀的了解,為下一步政策處理打下相應基礎。於3月10日組織了座談交流會,分別向我縣部分「兩代表一委員」、村居幹部、村(居)民代表和熱心群眾等社會各界人士通報介紹了殯儀服務中心的建設方案、用地界線及建設條件對比研究等情況,並向各界代表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於此同時,入戶、電話、問卷等形式的隨機抽樣調查和網上調查工作均已逐步開展,截止目前,已回收有效問卷210份。北嶴街道也已根據工作安排啟動了前期政策處理工作。3月26日,林瓊書記召開相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議落實各部門單位的職責,以模擬審批的形式倒排時間,考績辦以督考的形式督促項目推進,如果土規能通過的話,預計年底可開工建設。同時,針對會上提出的民爆倉庫安全距離問題,我們及時研究、調整,現已完成對縣殯儀服務中心項目所影響的紅線調整,並將紅線圖移交北嶴街道進行前期政策處理。
目前,殯儀服務中心建設整體推進情況按預期進行。我們將繼續對接設計部門,就下一步的可研、設計圖等事宜達成合作意向;對接交通部門,推進項目道路變更工程設計方案的評審工作。屆時,待聽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流程完成後,相關資料將一併提交縣委縣政府研究審議。爭取2015年下半年完成建設前期相關工作,2015年底開工建設,儘快地改變我縣無殯儀服務項目的落後面貌。
二、全面落實大門鎮遺體火化前期籌備工作
一是落實管理機構及人員編制。及時組建大門鎮殯葬服務管理機構,成立了洞頭縣大門鎮綜合執法大隊(大門鎮民政執法中隊),落實大門鎮綜合執法大隊(大門鎮民政執法中隊)全額事業編制人員編制數3個,並在2015年初我縣第一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中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同時,經人事部門同意核增了大門鎮人民政府民政協管員(含駕駛員)崗位編外用工3名,用於實施和推行大門鎮殯葬改革工作。
二是達成異地遺體火化合作協議。在多次實地勘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運輸距離、風俗文化和喪葬習俗等因素,將大門鎮異地遺體火化點確定為樂清市殯儀館。經過與樂清市政府的積極磋商,與樂清市民政局達成了異地火化合作協議,同意我縣以捐贈的方式提供一台火化爐在樂清市殯儀館,優先供大門鎮死亡人員使用。火化爐專供大門鎮優先使用,有利於喪戶快捷獲得遺體火化服務,方便喪戶辦理相關事務。目前,我縣已與樂清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具體的費用及合作時間等相關細節均已敲定。
三是啟動基礎配套設施採購及建設。2015年1月,我局協同大門鎮人民政府先後赴上海、常州等地,購置殯儀服務用車和火化爐。目前,已與設備供應商確定了殯儀服務用車的車輛型號和火化爐型號。設備到位後,殯儀服務用車將歸屬大門鎮人民政府,專項用於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火化爐將以捐贈的形式提供給樂清市殯儀館,供大門鎮優先使用。同時,大門鎮人民政府開始殯儀用車停放點及車庫的建造工作。將殯儀服務用車停放點設置在大荊村一地塊,占地面積60.59平方米,建設費用由縣政府投資,建設資金已到位20萬元。目前,殯儀服務用車車庫已基本建成,可停放3輛殯儀車和執法車輛。
鑒於大門鎮遺體火化實施時間定為大門大橋通車日,我們建議將大門鎮遺體火化的宣傳工作先於通車日一個半月啟動。屆時,將結合我縣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願景,採取媒體宣傳和現場實施的方式,從民生、政治的角度分別對實行殯葬改革遺體火化工作的內容意義進行宣傳。
三、突出抓好殯葬改革考核監管力度
一是建立殯葬管理考核制度。我縣於2012年出台《關於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專門就殯儀活動管理問題提出了「八不准」規定。該規定實施以來,有效規範了喪葬、喪事擾民行為,但近年來,殯儀活動「八不准」出現違規返潮現象。針對回潮現象,去年,我局聯合考績辦調整加重了殯儀活動考核分值,採取每月明查暗訪兩次,每雙月進行一次排名公示,有效控制各街道(鄉鎮)日漸嚴重的殯儀活動「八不准」違規返潮現象。
二是健全殯葬管理執法機制。自2013年強力推進私墳「禁新改舊」工作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共整治1719座私墳,其中遷移1312座,生態化改造407座,基本實現「四邊」區域無墳化,在市對縣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今年,我局在前期整治工作的基礎上,著力加強日常巡查力度和宣傳力度。並利用清明節前後大量外出人員返鄉的機會教育和引導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樹立厚養薄葬、崇尚科學、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從源頭上控制私墳翻新現象,截止2015年4月底,在私墳「禁新改舊」整治工作中:現場制止私墳翻新1起;整治私墳6座,在市對縣「禁新」和「四邊三化」考核中均名列全市第一,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三是宣傳殯葬改革新理念。開展「綠色殯葬」常態化宣傳,深化推行殯儀活動「八不准」規定,引導公眾轉變殯葬習俗。自推行遺體火化工作以來,累計發放殯改手冊8.5萬份、倡議書6萬份,張貼通告3500份,懸掛橫直幅260條,出動宣傳車輛300多次,舉辦社區殯改培訓班3期,舉辦大型廣場諮詢等宣傳活動5次,參加達2000餘人。
四、科學規劃公墓管理布局
按照三年完成公益性公墓園林化改造的總體規劃安排和全縣綠化建設的任務,去年共劃撥100萬元專項資金,對五島公路、環島公路、居民集中住宅區兩側視線範圍內的第一批17座公益性公墓進行綠化補植和生態園林化改造,有效扭轉公墓髒、亂、差的現象。今年再次安排100萬元對13座公益性公墓進行綠化改造。經過現場查勘、方案設計、項目招投標、施工等程序,第二批公墓生態化改造工作已完成全部改造工程,目前正進行綠化種植,預計五月份將完成全部的綠化改造工作。同時,啟動全縣生態公墓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研究編制了《洞頭縣公墓布點規劃(2013-2020)》,提高公益性公墓布局的科學性和管理的規範性。
五、下一步
(一)強化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利用有利時機,運用多種形式的宣傳媒介和信息平台,加強殯葬改革政策和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大門鎮遺體火化等工作的宣傳,弘揚先進的殯葬文化,樹立現代殯葬理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自覺破除喪葬陋俗,從深層次上認識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等殯葬改革深化項目對於促進項目所在地乃至全縣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的重大意義。
(二)強化責任,進一步加大各項重點工作的推進力度。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和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既是破解我縣殯葬改革阻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又是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面廣、落實難度大的綜合工程。因此,我們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加強部門聯動,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完成時限,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避免和克服部門間協調困難使項目停留、滯後。
(三)強化管理,進一步遏制殯儀活動喪事擾民的現象。繼續聯合考績辦以每月督查的形式針對街道(鄉鎮)殯儀活動違規現象進行及時的通報,加大巡查、處罰力度嚴禁大吃大喝、大操大辦等行為,同時加快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儘快改變我縣無殯儀服務項目的落後面貌及殯儀活動喪事擾民現象。
一、積極推進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前期工作
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推動及人大、政協的支持下,我縣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工作提上了重要工作日程。2014年8月,林瓊書記親自組織相關部門召開研討會,最終確定北嶴街道(尾坑)地塊作為擬建點。擬建點確定以來,我們一方面積極對接規劃、土地、林業、風電等部門,對擬建地塊碰到的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協商和調整,並委託設計單位對擬建地塊進行用地規劃研究及控規圖則,形成了方案用地界線及建設條件對比研究。另一方面,根據縣領導的指示精神,為體現公建項目的民主和透明,殯儀服務中心建設項目啟動了重大決策程序。年初委託第三方對建設方案進行了單獨論證,並對選址周邊的村民進行實地走訪。3月4日,組織項目所在地周邊村居兩委和村民代表赴瑞安市殯儀服務中心實地考察,讓項目所在地幹部群眾對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及其帶來的附屬效益形成更加直觀的了解,為下一步政策處理打下相應基礎。於3月10日組織了座談交流會,分別向我縣部分「兩代表一委員」、村居幹部、村(居)民代表和熱心群眾等社會各界人士通報介紹了殯儀服務中心的建設方案、用地界線及建設條件對比研究等情況,並向各界代表廣泛徵求意見和建議。於此同時,入戶、電話、問卷等形式的隨機抽樣調查和網上調查工作均已逐步開展,截止目前,已回收有效問卷210份。北嶴街道也已根據工作安排啟動了前期政策處理工作。3月26日,林瓊書記召開相關部門參加的協調會議落實各部門單位的職責,以模擬審批的形式倒排時間,考績辦以督考的形式督促項目推進,如果土規能通過的話,預計年底可開工建設。同時,針對會上提出的民爆倉庫安全距離問題,我們及時研究、調整,現已完成對縣殯儀服務中心項目所影響的紅線調整,並將紅線圖移交北嶴街道進行前期政策處理。
目前,殯儀服務中心建設整體推進情況按預期進行。我們將繼續對接設計部門,就下一步的可研、設計圖等事宜達成合作意向;對接交通部門,推進項目道路變更工程設計方案的評審工作。屆時,待聽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等流程完成後,相關資料將一併提交縣委縣政府研究審議。爭取2015年下半年完成建設前期相關工作,2015年底開工建設,儘快地改變我縣無殯儀服務項目的落後面貌。
二、全面落實大門鎮遺體火化前期籌備工作
一是落實管理機構及人員編制。及時組建大門鎮殯葬服務管理機構,成立了洞頭縣大門鎮綜合執法大隊(大門鎮民政執法中隊),落實大門鎮綜合執法大隊(大門鎮民政執法中隊)全額事業編制人員編制數3個,並在2015年初我縣第一次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中面向社會公開招考。同時,經人事部門同意核增了大門鎮人民政府民政協管員(含駕駛員)崗位編外用工3名,用於實施和推行大門鎮殯葬改革工作。
二是達成異地遺體火化合作協議。在多次實地勘察的基礎上,綜合考慮了運輸距離、風俗文化和喪葬習俗等因素,將大門鎮異地遺體火化點確定為樂清市殯儀館。經過與樂清市政府的積極磋商,與樂清市民政局達成了異地火化合作協議,同意我縣以捐贈的方式提供一台火化爐在樂清市殯儀館,優先供大門鎮死亡人員使用。火化爐專供大門鎮優先使用,有利於喪戶快捷獲得遺體火化服務,方便喪戶辦理相關事務。目前,我縣已與樂清市政府簽署合作協議,具體的費用及合作時間等相關細節均已敲定。
三是啟動基礎配套設施採購及建設。2015年1月,我局協同大門鎮人民政府先後赴上海、常州等地,購置殯儀服務用車和火化爐。目前,已與設備供應商確定了殯儀服務用車的車輛型號和火化爐型號。設備到位後,殯儀服務用車將歸屬大門鎮人民政府,專項用於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火化爐將以捐贈的形式提供給樂清市殯儀館,供大門鎮優先使用。同時,大門鎮人民政府開始殯儀用車停放點及車庫的建造工作。將殯儀服務用車停放點設置在大荊村一地塊,占地面積60.59平方米,建設費用由縣政府投資,建設資金已到位20萬元。目前,殯儀服務用車車庫已基本建成,可停放3輛殯儀車和執法車輛。
鑒於大門鎮遺體火化實施時間定為大門大橋通車日,我們建議將大門鎮遺體火化的宣傳工作先於通車日一個半月啟動。屆時,將結合我縣社會經濟發展現狀和發展願景,採取媒體宣傳和現場實施的方式,從民生、政治的角度分別對實行殯葬改革遺體火化工作的內容意義進行宣傳。
三、突出抓好殯葬改革考核監管力度
一是建立殯葬管理考核制度。我縣於2012年出台《關於加強殯葬管理推進殯葬改革工作的實施意見》,專門就殯儀活動管理問題提出了「八不准」規定。該規定實施以來,有效規範了喪葬、喪事擾民行為,但近年來,殯儀活動「八不准」出現違規返潮現象。針對回潮現象,去年,我局聯合考績辦調整加重了殯儀活動考核分值,採取每月明查暗訪兩次,每雙月進行一次排名公示,有效控制各街道(鄉鎮)日漸嚴重的殯儀活動「八不准」違規返潮現象。
二是健全殯葬管理執法機制。自2013年強力推進私墳「禁新改舊」工作以來,累計投入資金1100餘萬元,共整治1719座私墳,其中遷移1312座,生態化改造407座,基本實現「四邊」區域無墳化,在市對縣考核中連續兩年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今年,我局在前期整治工作的基礎上,著力加強日常巡查力度和宣傳力度。並利用清明節前後大量外出人員返鄉的機會教育和引導全縣廣大幹部群眾樹立厚養薄葬、崇尚科學、勤儉節約的良好風氣。從源頭上控制私墳翻新現象,截止2015年4月底,在私墳「禁新改舊」整治工作中:現場制止私墳翻新1起;整治私墳6座,在市對縣「禁新」和「四邊三化」考核中均名列全市第一,整治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三是宣傳殯葬改革新理念。開展「綠色殯葬」常態化宣傳,深化推行殯儀活動「八不准」規定,引導公眾轉變殯葬習俗。自推行遺體火化工作以來,累計發放殯改手冊8.5萬份、倡議書6萬份,張貼通告3500份,懸掛橫直幅260條,出動宣傳車輛300多次,舉辦社區殯改培訓班3期,舉辦大型廣場諮詢等宣傳活動5次,參加達2000餘人。
四、科學規劃公墓管理布局
按照三年完成公益性公墓園林化改造的總體規劃安排和全縣綠化建設的任務,去年共劃撥100萬元專項資金,對五島公路、環島公路、居民集中住宅區兩側視線範圍內的第一批17座公益性公墓進行綠化補植和生態園林化改造,有效扭轉公墓髒、亂、差的現象。今年再次安排100萬元對13座公益性公墓進行綠化改造。經過現場查勘、方案設計、項目招投標、施工等程序,第二批公墓生態化改造工作已完成全部改造工程,目前正進行綠化種植,預計五月份將完成全部的綠化改造工作。同時,啟動全縣生態公墓建設總體規劃編制工作,並委託專業機構研究編制了《洞頭縣公墓布點規劃(2013-2020)》,提高公益性公墓布局的科學性和管理的規範性。
五、下一步
(一)強化宣傳,進一步提高廣大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積極整合各種資源,利用有利時機,運用多種形式的宣傳媒介和信息平台,加強殯葬改革政策和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大門鎮遺體火化等工作的宣傳,弘揚先進的殯葬文化,樹立現代殯葬理念,引導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自覺破除喪葬陋俗,從深層次上認識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等殯葬改革深化項目對於促進項目所在地乃至全縣經濟、社會、文化、生態建設的重大意義。
(二)強化責任,進一步加大各項重點工作的推進力度。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和大門鎮遺體火化工作既是破解我縣殯葬改革阻力的有效途徑,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客觀需要;又是時間緊、任務重、涉及面廣、落實難度大的綜合工程。因此,我們將認真履行職責,積極對接相關部門,加強部門聯動,明確各部門職責和任務完成時限,加大行政推動力度,避免和克服部門間協調困難使項目停留、滯後。
(三)強化管理,進一步遏制殯儀活動喪事擾民的現象。繼續聯合考績辦以每月督查的形式針對街道(鄉鎮)殯儀活動違規現象進行及時的通報,加大巡查、處罰力度嚴禁大吃大喝、大操大辦等行為,同時加快殯儀服務中心建設,儘快改變我縣無殯儀服務項目的落後面貌及殯儀活動喪事擾民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