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司黨委的統一部署,武漢xx工程學校與江夏區法泗鎮農科村結為「城鄉互聯,結對共建」共建單位。兩年來,共建雙方緊緊圍繞統籌城鄉、協調發展的宗旨,結合農科村實際情況制定完善了新農科村發展規劃,並確立了以推動科學發展為動力,堅持以人為本、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工作原則,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產業優勢,發展經濟,積極推進「五個一」建設,幫助解決了當地急需解決的一些實際困難,共建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得到了廣大村民的肯定。現將兩年來的如下: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共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深入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群眾滿意工程,對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根據武漢市委組織部、市國資委和市工業控股公司黨委《關於深化「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的意見》要求。校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結對共建工作,成立了由黨委書記xxx任組長,工會主席xxx,團總支書記xx、教師xx擔任組員的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使共建工作有了組織、隊伍、人力保障。
二、認真開展村情調研,為共建工作打好了基礎
20xx年12月15日開始駐村幹部xxx、xx駐村開展工作。他們對農科村進行了認真全面細緻的調研,通過實地考察、挨戶走訪、召開各種會議、與村幹部和村民交談、查看資料等大量仔細的工作,全面掌握了農科村的耕地面積、農作物的種植、全村戶數與人數、人口結構與人口分布、全村經濟收入與人均收入、基礎建設、制度建設、環境建設以及主要制約農科村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掌握了村情民意。調研情況如下:
(一)農科村的自然情況和問題:
第一、人多地少;全村擁有耕地1334畝,其中水田1041畝、旱田293畝,另有山坡地100畝、育林面積24畝,人均擁有耕地面積。
1。73畝,沒有多餘土地。
第二、勞動力資源不豐富;有211戶居戶,有村民767人(20xx年統計),其中男401人、女366人、外出務工217人、60歲以上71人,低保12戶、困難家庭17戶、殘疾8人,全村下屬小組(自然村)7個。
第三、村無集體經濟收入;多餘土地少,可開發利用的資源嚴重缺乏,農科村人均擁有耕地面積處在江夏區平均數以下。
第四、人均收入低;全村人均年收入為5300元(20xx年)。第五、農科村是國家規定的糧食種植基地、農田保護基地,主要生產水稻,湘蓮等,難以開發其他經濟作物村經營性收入少。
(二)農科村黨支部和領導班子的基本情況。
村委會成員4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長1人,委員3人(原黨支部副書記20xx年選舉新班子後已退休,閔家騰被增選為村委委員),其中:女委員1人;村現有黨員25人(20xx年),其中男22人、女3人;農科村兩委班子團結,敬業精神強,工作作風紮實,自覺執行規章制度,村「兩委」成員在群眾中威信較高。
農科村建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規章制度。如:民主管理制度;;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村黨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計劃生育制度;共青團工作制度;民兵保衛工作制度。
(三)農科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
得益於國家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支持,農科村村內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與法泗鎮周邊其他村也痛上了公路,自來水管全部進村到戶,村裡建有公共廁所、垃圾集中站等公共設施。國家土地稅費減免和補助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得到落實,農民普遍得到了實惠。
但是,由於集體經營性收入少,村無力建文化活動學習場所、宣傳陣地、村方位標誌、無網際網路平台等。村民缺乏文化知識和技能,缺乏科技信息,缺乏開放的思想觀念,缺乏市場信息的指導。
三、制定實施方案措施,使共建工作落到實處
按照上級精神的要求,共建工作要著力在「五個一」方面下功夫,即:建一個好班子、一個好項目、一套好制度、一個好規劃、一個好陣地。根據「五個一」並結合農科村實際情況,學校及時制定了《武漢機電工程學校與農科村「結對共建」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是: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土地承包制;發揮武漢機電工程學校的優勢實行文化扶貧,將農科村及周邊村的初、高中畢業生招入學校進行學歷教育,減免學費和住宿費,100%推薦就業,實現「一人讀書、全家脫貧」,「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幫助村委會建立文化宣傳欄、宣傳櫥窗,贈送辦公電腦;為村民建活動場所等,培訓村幹部學會使用電腦,幫助搭建網絡平台;加強農科村黨員幹部隊伍教育,幫助建立團組織,完善農科村各項制度;在兩年內投入資金修建改造該村的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幫助減少農業災害,提高增收能力。
在共建工作中,共建雙方緊緊圍繞共建方案,,重點突出「五個一」,按照塗勇書記提出的「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而開展工作,收到了實效。
1、制定了項目和規劃,提高了農民增收創收的能力。農科村地處法泗鎮的西北邊,由於是國家規定的糧食種植基地和農田保護基地,只能以種糧食為主。為了搞好共建工作,學校於20xx年1月20日邀請農科村村委會全體成員,來校進行參觀交流,相互達成共識:即共建項目以修建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提高糧食增產增收、提高農民收入為主。
兩年來,學校先後投入近30000多元修建了農科村水利灌溉設施和水渠205米、修建垮塌體積50多立方的水泵機台,工程於20xx年3月18日修建完工,保證了近300畝農田正常灌溉,避免了村民的經濟損失。在這項工作中,校黨委書記xxx經常到村檢查敦促,駐村幹部xxxx常到工地現場檢查施工質量。在立項初期,農科村村民就提出建一口水塘,供村民澆灌、洗衣。20xx年5月,學校出資四萬元,幫助農科村新挖修建了一口2000多平方水塘,解決了二隊村民長期盼望解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在對村情民意調研的基礎上,學校與農科村共同制定了農科村《20xx—20xx年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規劃內容包括: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基本原則、組織領導、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建設、社會事業建設、民主法制與精神文明建設等。
2、建立了一個好班子,提高了黨員幹部隊伍素質。駐村工作注重抓好村黨員幹部隊伍素質教育,幫助農科村黨支部開展黨員「爭先創優」活動,建立了《村黨員幹部學習制度》,制定了《農科村黨員幹部學習計劃》,完善農科村務公開、黨務公開制度。
駐村工作組深入到全村,了解黨員幹部的基本情況,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工作和人員結構情況,與村幹部共同研究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建設的方案。工作組參加了全村「兩委」 班子的各項會議,積極討論「兩委」班子建設的辦法措施,做到每月開展一次全村黨員幹部學習活動,由駐村幹部蘇發翔同志講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農村黨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等內容,使全村黨員幹部開闊了視野,創新了觀念,增長了知識,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得到了全村黨員幹部的一致認可。
農村要致富,主要看幹部。20xx年8月11日,農科村進行了班子換屆選舉,駐村幹部自始自終參加了選舉全過程。使選舉在民主、平等、公開的氛圍中進行,順利地選出了新村長,使當選的兩委班子、素質高、能務實、年輕化、群眾信得過,為新一輪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3、建設一個好陣地,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
按照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村委會規範建設的統一要求,我校與農科村共同建立了文化宣傳欄、宣傳櫥窗,修整理村委會辦公室,建立了民主管理、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服務便民等工作機制,實行了幹部值班制,並向村委會贈送了辦公電腦、電視機等辦公用品,幫助搭建信息網絡平台,提升了農科村黨支部、村委會服務群眾的能力。
20xx年學校又投入10000多元資金在村頭新建了村民娛樂活動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石椅石凳、文化知識宣傳欄,供村民休閒健身,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條件。
4、建立一套好制度,推進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建設「五好」的要求,駐村幹部幫助建立和完善了《黨員幹部學習制度》,《組織制度》、《民主理財制度》、《財務監督制度》、《計劃生育制度》、《民兵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共青團工作制度》、《村務公開制度》、《三資管理制度》、《五議五公開制度》、《民主評議幹部制度》等12項基本制度。提升農科村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的民主法制意識,使農科村工作有章可循,民主治村。同時堅持制度上牆,增強了制度的執行力。
5、落實「三萬」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為村民服務的意識。
20xx年3月,市委、市政府發出「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簡稱「三萬」活動)號召後,學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及時成立黨委書記挂帥的領導小組,制定了「三萬」活動方案,駐村幹部按照市委提出的宣傳政策、走訪民情、興辦實事、促進發展的要求,堅持做到「三宣傳」,與村幹部一道開展「三進三訪」即:進每一戶農家,訪每一位村民生活狀況;進每一個村灣,訪每一村組的收成狀況;進村委會,訪黨的政策落實狀況。學校駐村幹部共走訪了全村的7個小組,走進了171戶村民家庭,200多位農民,駐村幹部走破了鞋、磨破了腳,全村一戶都沒有漏掉。學校還編印了《武漢市強農惠農政策彙編》發到全村村民人手一冊,完成了171份問卷調查和50份抽樣表,建立了農戶家庭檔案,在「三萬」活動中學校堅持五出,即:出幹部、出思想、出資金、出措施、出辦法,解決了該村村民多年期盼解決的實際困難,使農科村黨員幹部面貌煥然一新,堅定了改變貧困面貌的信心,提高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自覺性。
四、領導重視投入財力,使共建工作取得實效
近兩年來,學校在與農科村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中,做實事、求實效,取得了成果。
1、領導親自走訪慰問困難村民。武漢工業國有控股公司黨委文書記、高經理、組織部齊副部長、校長肖鴻光、黨委書記邱桂芬、學校部分中層幹部以及駐村幹部在抗洪救災和春節等期間,實地考察了當地農業生產狀況和村民的生活狀況,多次走訪慰問農科村困難家庭、五保戶和殘疾家庭,慰問達60餘人(戶)次,發送慰問金和慰問品共計20000餘元,使村民們感受到共建單位給予的溫暖。20xx年7月,連續暴雨導致法泗地區洪澇災害,農科村為支援抗洪,派出了勞力上堤搶險,學校領導得知情況後,公司領導、校黨委書記帶隊立即組織慰問,並送去2000多元的物資和慰問品,對法泗鎮抗洪搶險給予了支持,也得到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
市xxxx公司黨委書記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並深入農科村走訪了解情況,定期專題研究部署結對共建工作;學校也定期召開辦公會研究共建方案;校黨委書記xxx定期到農科村了解情況、商量工作;校長xxx也親自下村參加調研,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共建工作;法泗鎮黨委、扶貧辦林主任對農科村的共建工作給予了極大幫助。各級領導的重視,為結對共建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和精神條件。
2、購買糧食幫助村民增收創收。近兩年來,為幫助農科村增加收入,學校投入54800元,三次購買了農科村糧食共計13700多斤,幫助農科村村民增加收入。
3、村校互動共同商討共建工作。學校四次將村委會成員請到學校進行交流互動,校領導與農科村班子成員達成共識:村校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教師資源優勢和剩餘勞動力優勢開展培訓,幫助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就業創業能力,同時將為在我校就讀的農科村村民子女減免學費。通過村校交流,村班子成員開闊了視野,為進一步推進共建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兩年來,武漢xx學校與農科村的共建工作,在市委、市國資委、市xxxx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完成了共建工作的各項任務,「五個一」建設取得了成效,農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000元,村民人均收入20xx年5300元,20xx年達到6800元,幹部素質得到提升,制度建設日趨完善,村容村貌得到改觀。但是,由於農科村地域環境、自然。
條件以及雙方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共建工作還存在不足的方面,如:集體性經濟發展緩慢、土地資源匱乏、村民文化素質不高、視野不開闊、雙方經濟實力的局限等等,制約了該村的致富之路。
儘管共建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我們希望各級政府要更加重視新農村的建設,學校也將繼續發展村校情誼,繼續發揚共建精神,為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貢獻。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為共建工作提供了保障
深入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是市委、市政府的一件大事,是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一項群眾滿意工程,對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意義。根據武漢市委組織部、市國資委和市工業控股公司黨委《關於深化「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的意見》要求。校黨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結對共建工作,成立了由黨委書記xxx任組長,工會主席xxx,團總支書記xx、教師xx擔任組員的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專班,使共建工作有了組織、隊伍、人力保障。
二、認真開展村情調研,為共建工作打好了基礎
20xx年12月15日開始駐村幹部xxx、xx駐村開展工作。他們對農科村進行了認真全面細緻的調研,通過實地考察、挨戶走訪、召開各種會議、與村幹部和村民交談、查看資料等大量仔細的工作,全面掌握了農科村的耕地面積、農作物的種植、全村戶數與人數、人口結構與人口分布、全村經濟收入與人均收入、基礎建設、制度建設、環境建設以及主要制約農科村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掌握了村情民意。調研情況如下:
(一)農科村的自然情況和問題:
第一、人多地少;全村擁有耕地1334畝,其中水田1041畝、旱田293畝,另有山坡地100畝、育林面積24畝,人均擁有耕地面積。
1。73畝,沒有多餘土地。
第二、勞動力資源不豐富;有211戶居戶,有村民767人(20xx年統計),其中男401人、女366人、外出務工217人、60歲以上71人,低保12戶、困難家庭17戶、殘疾8人,全村下屬小組(自然村)7個。
第三、村無集體經濟收入;多餘土地少,可開發利用的資源嚴重缺乏,農科村人均擁有耕地面積處在江夏區平均數以下。
第四、人均收入低;全村人均年收入為5300元(20xx年)。第五、農科村是國家規定的糧食種植基地、農田保護基地,主要生產水稻,湘蓮等,難以開發其他經濟作物村經營性收入少。
(二)農科村黨支部和領導班子的基本情況。
村委會成員4人。其中:村黨支部書記兼村長1人,委員3人(原黨支部副書記20xx年選舉新班子後已退休,閔家騰被增選為村委委員),其中:女委員1人;村現有黨員25人(20xx年),其中男22人、女3人;農科村兩委班子團結,敬業精神強,工作作風紮實,自覺執行規章制度,村「兩委」成員在群眾中威信較高。
農科村建有一套較為完整的規章制度。如:民主管理制度;;黨組織三會一課制度;村黨務公開、村務公開制度;計劃生育制度;共青團工作制度;民兵保衛工作制度。
(三)農科村基礎設施建設的基本情況。
得益於國家的一系列惠農政策的支持,農科村村內全部通上了水泥公路,與法泗鎮周邊其他村也痛上了公路,自來水管全部進村到戶,村裡建有公共廁所、垃圾集中站等公共設施。國家土地稅費減免和補助等一系列惠農政策得到落實,農民普遍得到了實惠。
但是,由於集體經營性收入少,村無力建文化活動學習場所、宣傳陣地、村方位標誌、無網際網路平台等。村民缺乏文化知識和技能,缺乏科技信息,缺乏開放的思想觀念,缺乏市場信息的指導。
三、制定實施方案措施,使共建工作落到實處
按照上級精神的要求,共建工作要著力在「五個一」方面下功夫,即:建一個好班子、一個好項目、一套好制度、一個好規劃、一個好陣地。根據「五個一」並結合農科村實際情況,學校及時制定了《武漢機電工程學校與農科村「結對共建」實施方案》,其主要內容是:進一步規範和完善土地承包制;發揮武漢機電工程學校的優勢實行文化扶貧,將農科村及周邊村的初、高中畢業生招入學校進行學歷教育,減免學費和住宿費,100%推薦就業,實現「一人讀書、全家脫貧」,「一人就業,全家脫貧」;幫助村委會建立文化宣傳欄、宣傳櫥窗,贈送辦公電腦;為村民建活動場所等,培訓村幹部學會使用電腦,幫助搭建網絡平台;加強農科村黨員幹部隊伍教育,幫助建立團組織,完善農科村各項制度;在兩年內投入資金修建改造該村的農田灌溉基礎設施,幫助減少農業災害,提高增收能力。
在共建工作中,共建雙方緊緊圍繞共建方案,,重點突出「五個一」,按照塗勇書記提出的「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而開展工作,收到了實效。
1、制定了項目和規劃,提高了農民增收創收的能力。農科村地處法泗鎮的西北邊,由於是國家規定的糧食種植基地和農田保護基地,只能以種糧食為主。為了搞好共建工作,學校於20xx年1月20日邀請農科村村委會全體成員,來校進行參觀交流,相互達成共識:即共建項目以修建農田水利灌溉設施、提高糧食增產增收、提高農民收入為主。
兩年來,學校先後投入近30000多元修建了農科村水利灌溉設施和水渠205米、修建垮塌體積50多立方的水泵機台,工程於20xx年3月18日修建完工,保證了近300畝農田正常灌溉,避免了村民的經濟損失。在這項工作中,校黨委書記xxx經常到村檢查敦促,駐村幹部xxxx常到工地現場檢查施工質量。在立項初期,農科村村民就提出建一口水塘,供村民澆灌、洗衣。20xx年5月,學校出資四萬元,幫助農科村新挖修建了一口2000多平方水塘,解決了二隊村民長期盼望解決的生產生活用水問題。
在對村情民意調研的基礎上,學校與農科村共同制定了農科村《20xx—20xx年新農村建設發展規劃》。規劃內容包括:指導思想、奮鬥目標、基本原則、組織領導、產業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村容村貌建設、社會事業建設、民主法制與精神文明建設等。
2、建立了一個好班子,提高了黨員幹部隊伍素質。駐村工作注重抓好村黨員幹部隊伍素質教育,幫助農科村黨支部開展黨員「爭先創優」活動,建立了《村黨員幹部學習制度》,制定了《農科村黨員幹部學習計劃》,完善農科村務公開、黨務公開制度。
駐村工作組深入到全村,了解黨員幹部的基本情況,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工作和人員結構情況,與村幹部共同研究加強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建設的方案。工作組參加了全村「兩委」 班子的各項會議,積極討論「兩委」班子建設的辦法措施,做到每月開展一次全村黨員幹部學習活動,由駐村幹部蘇發翔同志講授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農村黨組織建設、新農村建設的新模式等內容,使全村黨員幹部開闊了視野,創新了觀念,增長了知識,具有很大的啟發作用,得到了全村黨員幹部的一致認可。
農村要致富,主要看幹部。20xx年8月11日,農科村進行了班子換屆選舉,駐村幹部自始自終參加了選舉全過程。使選舉在民主、平等、公開的氛圍中進行,順利地選出了新村長,使當選的兩委班子、素質高、能務實、年輕化、群眾信得過,為新一輪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3、建設一個好陣地,改善了村委會辦公條件。
按照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和村委會規範建設的統一要求,我校與農科村共同建立了文化宣傳欄、宣傳櫥窗,修整理村委會辦公室,建立了民主管理、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服務便民等工作機制,實行了幹部值班制,並向村委會贈送了辦公電腦、電視機等辦公用品,幫助搭建信息網絡平台,提升了農科村黨支部、村委會服務群眾的能力。
20xx年學校又投入10000多元資金在村頭新建了村民娛樂活動場所,安裝了健身器材、石椅石凳、文化知識宣傳欄,供村民休閒健身,改善村民精神生活條件。
4、建立一套好制度,推進了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建設「五好」的要求,駐村幹部幫助建立和完善了《黨員幹部學習制度》,《組織制度》、《民主理財制度》、《財務監督制度》、《計劃生育制度》、《民兵制度》、《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共青團工作制度》、《村務公開制度》、《三資管理制度》、《五議五公開制度》、《民主評議幹部制度》等12項基本制度。提升農科村領導班子和黨員幹部的民主法制意識,使農科村工作有章可循,民主治村。同時堅持制度上牆,增強了制度的執行力。
5、落實「三萬」活動,進一步增強了為村民服務的意識。
20xx年3月,市委、市政府發出「萬名幹部進萬村入萬戶」(簡稱「三萬」活動)號召後,學校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號召,及時成立黨委書記挂帥的領導小組,制定了「三萬」活動方案,駐村幹部按照市委提出的宣傳政策、走訪民情、興辦實事、促進發展的要求,堅持做到「三宣傳」,與村幹部一道開展「三進三訪」即:進每一戶農家,訪每一位村民生活狀況;進每一個村灣,訪每一村組的收成狀況;進村委會,訪黨的政策落實狀況。學校駐村幹部共走訪了全村的7個小組,走進了171戶村民家庭,200多位農民,駐村幹部走破了鞋、磨破了腳,全村一戶都沒有漏掉。學校還編印了《武漢市強農惠農政策彙編》發到全村村民人手一冊,完成了171份問卷調查和50份抽樣表,建立了農戶家庭檔案,在「三萬」活動中學校堅持五出,即:出幹部、出思想、出資金、出措施、出辦法,解決了該村村民多年期盼解決的實際困難,使農科村黨員幹部面貌煥然一新,堅定了改變貧困面貌的信心,提高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自覺性。
四、領導重視投入財力,使共建工作取得實效
近兩年來,學校在與農科村開展「城鄉互聯,結對共建」活動中,做實事、求實效,取得了成果。
1、領導親自走訪慰問困難村民。武漢工業國有控股公司黨委文書記、高經理、組織部齊副部長、校長肖鴻光、黨委書記邱桂芬、學校部分中層幹部以及駐村幹部在抗洪救災和春節等期間,實地考察了當地農業生產狀況和村民的生活狀況,多次走訪慰問農科村困難家庭、五保戶和殘疾家庭,慰問達60餘人(戶)次,發送慰問金和慰問品共計20000餘元,使村民們感受到共建單位給予的溫暖。20xx年7月,連續暴雨導致法泗地區洪澇災害,農科村為支援抗洪,派出了勞力上堤搶險,學校領導得知情況後,公司領導、校黨委書記帶隊立即組織慰問,並送去2000多元的物資和慰問品,對法泗鎮抗洪搶險給予了支持,也得到全體村民的一致好評。
市xxxx公司黨委書記多次召開專題會議,並深入農科村走訪了解情況,定期專題研究部署結對共建工作;學校也定期召開辦公會研究共建方案;校黨委書記xxx定期到農科村了解情況、商量工作;校長xxx也親自下村參加調研,共同研究制定方案,積極籌措資金支持共建工作;法泗鎮黨委、扶貧辦林主任對農科村的共建工作給予了極大幫助。各級領導的重視,為結對共建工作創造了良好的物質和精神條件。
2、購買糧食幫助村民增收創收。近兩年來,為幫助農科村增加收入,學校投入54800元,三次購買了農科村糧食共計13700多斤,幫助農科村村民增加收入。
3、村校互動共同商討共建工作。學校四次將村委會成員請到學校進行交流互動,校領導與農科村班子成員達成共識:村校因地制宜,充分發揮教師資源優勢和剩餘勞動力優勢開展培訓,幫助普及農業科技知識和提高農民科學文化知識以及就業創業能力,同時將為在我校就讀的農科村村民子女減免學費。通過村校交流,村班子成員開闊了視野,為進一步推進共建工作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兩年來,武漢xx學校與農科村的共建工作,在市委、市國資委、市xxxx公司黨委的領導下完成了共建工作的各項任務,「五個一」建設取得了成效,農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0000元,村民人均收入20xx年5300元,20xx年達到6800元,幹部素質得到提升,制度建設日趨完善,村容村貌得到改觀。但是,由於農科村地域環境、自然。
條件以及雙方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共建工作還存在不足的方面,如:集體性經濟發展緩慢、土地資源匱乏、村民文化素質不高、視野不開闊、雙方經濟實力的局限等等,制約了該村的致富之路。
儘管共建工作即將告一段落,我們希望各級政府要更加重視新農村的建設,學校也將繼續發展村校情誼,繼續發揚共建精神,為建設富裕、和諧、秀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作貢獻。